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政要闻

拉萨市民政局聚焦民生服务稳步推进四个国家级试点工作

发布时间:2025-06-30 15:34
来源:民政局
访问量:
【打印文本】
分享到:

 2024年6月至9月间,拉萨市民政局先后成功获批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全国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全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全国救助管理区域中心试点4个国家级试点项目。2025年4月,市政府专题部署试点工作,市民政局将其纳入2025年全市民政工作要点,建立“月调度、季督查”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并细化方案,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聚焦智慧赋能,建设养老服务综合平台“主枢纽”

 自2024年6月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一是建设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以市级养老服务质量指导中心为载体,实施全国养老服务综合平台项目,平台已建成老年人基本信息、养老服务、健康档案、组织机构、从业人员和监管数据等六大数据集二是建立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监管系统。过识别二维码、安全评估等功能,对全市24家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消防、食品安全进行24小时监测,建立信息化预警机制,有效预防重大事故发生三是建立协同合作机制。主动对接大数据局、卫健委等部门,积极开展数据交换共享推动和平台试运行,力争6月底完成市养老服务质量指导中心提档升级,打造集评估示范区、信息监管平台和适老化展示设备于一体的综合中心。

 二、聚焦城乡统筹,探索县域养老服务体系“新路径

 为破解县域养老难题、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市民政局在深入各县(区)调研养老设施布局、服务供给现状及老龄化程度的基础上,选取老龄化趋势突显、工作基础较好的林周县作为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经积极申报与推荐,于2024年9月18日成功获批。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林周县高度重视,将试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部署推动。一是完善服务制度。制定《关于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林周县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等文件,明确针对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拓展公办养老机构服务对象范围。二是健全三级服务网络。依托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设立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在卡孜乡等设立协调指导、全日托养、日间照料、居家上门以及服务转介等多重功能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以2个中心带动村级互助养老睦邻点开展老服务工作三是实行走出去请进来。3月18至19日,民政部专家组赴林周县开展专题调研,全面了解养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4月20日,林周县组织相关人员前往江西、江苏、浙江三省学习先进经验,探索符合林周实际的养老服务体系创新模式,并形成调研报告。5月13日顺利通过民政部专家组中期验收

 三、聚焦精准康复,构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全链条”

 一直以来,市民政局全力推进精神卫生福利工作,高质量落实落细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累计收治治疗797人,已康复出院526人。为探索建立符合高原地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创新路径经前期调研,推荐堆龙德庆区作为全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2025年1月4日成功获批。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堆龙德庆区高度重视,将试点工作纳入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中推动落实,并与拉萨市精神卫生福利院建立合作关系。一是加强基础数据摸排整合民政、卫健委等部门资源和服务基础,走访摸排建立精神障碍患者工作台账,148名患者开展筛查及需求评估工作,建立“一人一档”构建“居家康复+日托照料+动态关爱”三级关爱体系。二是建立“一体化”沟通服务体系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及精神治疗服务机构,畅通“医—社—家”转介链条。投入5万元优化日托场所功能室,截至目前,累计日托服务40人、352人次30名患者提供居家上门服务120人次举办社区活动7次,覆盖18个社区,惠及300余人三是形成特色康复路径。开展藏式24节保健操、藏医理疗、园艺疗法、手工制作等特色课程30场次,丰富患者的精神生活,提升本地特色文化赋能效果

 四、聚焦兜底保障,打造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新标杆”

 2024年6月20日,拉萨市救助管理站成功获批全国救助管理区域中心试点,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成功召开全区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推进会。一是健全体制机制。制定印发《拉萨市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拉萨市关于加强和改进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责任分工方案》《拉萨市健全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五项工作机制的通知》等文件。二是做好源头预防和回归稳固进一步规范救助流程,有效发挥困境妇女庇护所、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作用,与区内6个地市、区外6个省市救助机构签订源头治理协议,加强与自治区民政厅汇报沟通,争取推动自治区层面跨区域协作机制建设。三是打造协同救助枢纽。构建一体化救助服务格局,建立社区网格、公安、城管联络机制,开通火车站、汽车站绿色通道,形成“发现—救助—安置—返乡”全链条闭环管理。5月底,累计救助279人。其中:临时遇困主动求助162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117人;区内57人,区外222人。

责任编辑:旦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