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养老服务

拉萨市不断创新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 实现“离家不离村”的家门口养老

发布时间:2025-07-08 17:02
来源:民政局
访问量:
【打印文本】
分享到:


拉萨市民政局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并不断创新养老服务模式。目前,全市建成并运营7家农村养老服务幸福院,为老人提供“六助”服务20万余人次。采取“中心+站点”等方式,大力发展互助式养老服务,使越来越多农村老人参与、接受站点服务。以达孜区克日村农村幸福院为支点,通过“我来当家”制度、“时间银行”机制和老年议事会,实施“2+1”创新模式,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老有所为”的乐趣。据统计,克日村农村幸福院老年人对参与率满意度高达95%,生活价值感提升85%,实现老年人从被动服务到主动管理的转变,开创拉萨农村养老新路径。

一是为老有所为创造新氛围。“我来当家”管理模式与“时间银行”激励机制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养老服务发展。制定“我来当家”,源于社区自治理念,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流动院长和组长,每3个月轮换一次,负责统筹幸福院日常管理,包括制定月度工作计划、分配物资资源、安排人员工作等。一方面丰富了养老服务内容,另一方面为老年人互助合作注入新活力。“时间银行”的引入,以“时间存储与兑换”为理念,鼓励老年人通过提供送餐、陪护等服务积累“时间币”,兑换医疗代办、理疗等权益。此外,担任流动院长每周额外得5个“时间币”,组长每周得3个“时间币”,进一步激发老年人参与管理和服务的主观能动性。自“时间银行”机制实施以来,已有15名老年人参与其中,累计存储服务时间超过80小时,形成“低龄时储存时间,高龄时换取服务”的互助养老循环模式。 

二是为老有所依建立新制度。由不同年龄段、具备多样化兴趣和技能的老年人代表构成老年议事会,按照“议题征集、讨论研究、形成决议”的流程,定期对各项事务进行研究审议。根据老年人实际需求,成功新增“过林卡”户外活动和藏医养生课程等服务。自议事会运作以来,已决策讨论9项重要事项,涉及餐饮服务改进、文化活动策划、环境整治改善等多方面。议事会的成立赋予老年人对幸福院管理的参与权和决策权,确保幸福院的决策更加契合老年人的真实需求和期望,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75 岁的达娃老人,作为卫生板块第一任组长感慨道:“ 以前总觉得自己年事已高,什么都做不了。但现在在幸福院参与管理,能为大家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感觉自己重拾了生活的意义。”

 三是为老有所养创造新环境。通过推行“2+1”模式,吸引周边村庄的瞩目,纷纷派代表团前来观摩学习。截至目前,日均为 60 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营养餐饮等服务35人次,开展藏医特色理疗、心理疏导、文体活动和智能手机培训等服务763人次,营造了充满扶持与关爱的社区文化,推动了村民间的交流,尤其是老年人的互动。在幸福院里,年富力强的老人积极照料年长的同辈,负责管理的老人则积极策划多样化的活动,激发大家的参与兴趣,形成互敬互助的良好风气。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进一步优化管理机制、细化工作流程以及推广示范经验,不断提升农村幸福院的运营效率和服务品质,探索开拓养老服务新路径,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全面提升,确保更多农村老年人能够获得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享受到美好的晚年生活。

责任编辑:旦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